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就全省公安機關打擊電信詐騙犯罪問題,省公安廳刑偵總隊副總隊長陳重22日與網友在線交流。
新詐騙手段“登場”
主持人:電信詐騙有什么危害?
陳重:一是公民的各類信息資料被大量非法收集和出售,嚴重危害了公民的個人信息資料安全?!??27”專案中,警方就在一名犯罪嫌疑人的電腦中查獲了逾600萬條享受過政府家電下鄉(xiāng)補貼和以舊換新的人的信息資料。這些信息曾被轉賣多次。
二是擾亂了通信和金融秩序。不法分子拿著他人身份證去銀行辦理銀行卡,再將這些銀行卡轉售給取款團伙。
三是嚴重影響了執(zhí)法部門的權威。詐騙分子虛擬公檢法機關總機號碼、110報警臺電話,然后撥打被害人電話,嚴重影響了執(zhí)法部門的權威。致使群眾在接到執(zhí)法部門的電話時,大多將打電話的人認定為“詐騙”分子。
網友:我省今年的電信詐騙犯罪有什么新變化?
陳重:我省電信詐騙犯罪繼續(xù)呈現(xiàn)詐騙手法翻新、欺騙性強的特點。以執(zhí)法機關查案、郵包藏毒等名義進行詐騙的手段尚未退市,利用微博中獎、冒充消防辦證、中國好聲音、退社保補貼、醫(yī)??ū蝗讼M、產婦嬰兒保健補助等名義進行詐騙的新手段又陸續(xù)登場。受害人多為老人、婦女等。不法分子詐騙得手后,80%以上的轉賬和取款在銀行ATM機上完成。
“兩看”“四不要”
防止上當受騙
網友:遇到電信詐騙時如何防止上當受騙?
陳重:防止上當受騙要做到“兩看”:一要看電話號碼,正規(guī)銀行打電或發(fā)短信都會使用專門的客服號碼,如果看到普通手機號碼發(fā)來的短信或打來的電話,大家不要理會,也不要回撥,若實在拿不準,可在網上搜索相關信息;二要看網址,大家可將網址與正規(guī)銀行官方網站的網址進行比對,如網址不對則可以判定是詐騙信息。
防止上當受騙還要做到“四不要”:對收到的網銀系統(tǒng)升級、信用卡高額年費、異地消費、涉嫌洗錢、特價網購商品等不熟悉的信息不要輕信;不要撥打或訪問任何不明短信或電話提供的電話號碼和網址,對于未知的未接電話不要輕易回撥;不要泄露銀行賬戶信息,絕不能將網上銀行用戶名、密碼、動態(tài)口令等信息告訴陌生人;對于任何以安全賬戶、網購等名義要求轉賬匯款的來電或短信都不要相信,不要向陌生人賬戶轉賬匯款。
回撥“響一聲”來電
不會產生高額話費
網友:萬一不小心被騙,應該怎么做呢?
陳重:如果不小心被騙,一定要到公安機關報案,要盡量保留對方與你聯(lián)系的電話號碼、通話時間、轉賬賬號、交易憑條等。在通話中要注意對方的口音。
網友:發(fā)現(xiàn)“響一聲”來電后回撥,會產生高額話費嗎?
陳重:這種情況不會產生高額話費,只會產生正常的長途或本地通話費。大家可以在智能手機上安裝通訊安全軟件并開啟“響一聲”來電攔截功能,就可避免接到此類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