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電信詐騙再變新招,披上了郵局這一層“糖衣”,但萬變不離其宗,咱們只要堅守一條:不聽不信!來看看幾天前的一個案例,一位市民銀行卡里的140萬險些成為騙子的囊中之物。
31號一早,家住海淀區(qū)的梁女士接到了一個自稱是郵局工作人員的電話。對方稱她有一封掛號信因為多次投遞不成功被退回。梁女士想詢問信的內容,不小心把自己的個人信息全部告訴了對方。隨后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對方說梁女士的銀行卡涉嫌洗錢和販毒,目前已被警方鎖定。對于此事,前前后后共有三個人給梁女士打電話。
被三個人輪番忽悠,梁女士信以為真,向他們尋求解決辦法。
就這樣,梁女士趕緊來到了家附近的工商銀行。
當老人說要辦理密碼器,更加引起銀行工作人員的懷疑。
隨后,銀行工作人員以目前密碼器缺貨為由先穩(wěn)住老人,趕緊給社區(qū)民警打電話。很快,民警趕到銀行。
果然被民警說中了,梁女士很吃驚,但是還是半信半疑。當民警把電話接過來來時,對方早已掛斷電話。可是沒一會電話又打了過來。
這下梁女士才終于相信原來自己陷入了一場騙局。如果不是銀行工作人員和民警的及時阻止,銀行卡里的140萬元錢恐怕瞬間就被對方劃走了。
民警介紹,騙子正是抓住老人容易相信人又擔心家人的心理,所以容易上騙子的當。然而,除了以謊稱掛號信被退回這種方式進行詐騙,最近還有以歌華有線欠費的名義進行電信詐騙的,雖然花樣不斷翻新,但是最終都是通過說對方銀行卡涉嫌洗錢和販毒,最終騙取銀行卡的賬號密碼進行轉賬。其實,無論接到任何理由的匯款電話,只要繃緊防范這根弦,做到不聽、不信、不轉賬、不匯款就不會給騙子可乘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