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近日,長寧警方搗毀了一個冒充移動公司工作人員銷售虛假移動手機充值卡的犯罪團伙,抓獲包括上海燕鈺通訊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任某在內的違法犯罪嫌疑人共28名,繳獲虛假手機充值卡450余張。采訪中,記者發(fā)現(xiàn)燕鈺公司的觸角遍及廣州、深圳、四川等地,隨著董事長任某的落網(wǎng),一個涉及多地的“充值卡騙局”終于真相大白。
“高薪”招聘吃苦耐勞促銷員
“工作辛苦些,月底能拿高薪,這也是應該的!”今年20多歲的李敏杰,自幼隨打工父母來滬,一直夢想著找份好工作,改善家庭生活條件。即使自己學歷不高,但她相信只要肯吃苦,就一定會有回報。
“媽媽經(jīng)常在耳邊嘮叨,女孩子找工作要特別小心,免得上當受騙。 ”李敏杰是一個心思細膩的姑娘,每次找工作,都要再三打聽是否辛苦。對于那些工作輕松、待遇優(yōu)厚的工作,她都會敬而遠之。李敏杰明白,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
可是,就是這么一位有警惕性的好姑娘,還是被“吃苦高薪”的工作給坑了。小李本是一位保險電話推銷員,每個月2000多元的收入,不高不低還算能勉強度日。今年6月,她在招聘網(wǎng)站上看到,上海燕鈺通訊科技有限公司正在招聘促銷員。雖然對學歷、工作經(jīng)歷沒有具體要求,但公司明確表示:“促銷員底薪3600元加提成,經(jīng)常在外面跑,工作時間長,要肯吃苦耐勞,公司包吃包住”。
李敏杰覺得機會來了,便前去公司應聘。
推銷充值卡一張可提成60元
“面試時,對方介紹說公司賣的是充值卡,也叫網(wǎng)絡回撥卡,可以通過回撥平臺大大降低話費。一張面值500元的充值卡,實際只賣200元,而且如果顧客不習慣用回撥平臺,充值的500元話費,也將在15天后計入手機移動賬戶余額中。 ”對于招聘網(wǎng)站上刊登的招聘信息,以及公司負責人的振振有詞,李敏杰都深信不疑,“公司為促銷員也充了值,我們都能用的,而且在推銷產(chǎn)品時,顧客也當面嘗試過,的確可以通過回撥平臺通話,并從500元充值面額中扣除了低廉的通話費。 ”
近一個月來,李敏杰天天跟著銷售團隊跑東跑西,不論刮風下雨、高溫酷暑,她都沒有一聲怨言,她相信“吃苦耐勞總是有回報的”。按每張充值卡60元提成計算,小李一個月提成獎金就陸續(xù)拿了2000多元?!肮久刻於几黉N員結賬,當天或者第二天一早,我們就能拿到當天銷售額近三成的提成,實實在在的鈔票拿在手里,我一度以為自己找到了好工作。 ”即便工作半個月后,李敏杰從同事口中得知,500元充值面額最終不會計入手機移動話費余額里,她也僅僅以為這只是一種促銷手段,只要回撥平臺業(yè)務能使用,自己銷售的產(chǎn)品就沒有問題。沒有深究的李敏杰,如今非常后悔,“感覺自己陷在招聘泥潭中,一邊是天天結算的薪水,一邊是不計手段的促銷方式,我也不知道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
傻等15天,“充值承諾”泡湯
只要花200元現(xiàn)金,就能為手機賬戶充值500元?事實真的如此嗎?
7月15日中午,外出辦事的市民劉先生,發(fā)現(xiàn)手機賬號沒錢了,便打算找地方充值。當他路過天山路時,看到路邊有人舉著“北京移動分公司”的廣告牌。 3名工作人員身上都戴有胸卡,看上去挺正規(guī)的。
“說實話,這個價格蠻誘人的,當時圍著看的人也蠻多的。 ”劉先生決定嘗試一下,“工作人員介紹說,公司有一個語音平臺,在搞促銷活動。當場支付話費200元后,用戶可以撥打公司平臺,平臺能幫我低話費回撥要呼叫的用戶。聽著有些復雜,不過,即便不用這個平臺通話,充值15天后,500元話費就會自動轉到我的移動賬戶上。我覺得這蠻好的,就掏錢充了值。 ”
不料,劉先生當場登記完手機號碼,民警就突然出現(xiàn)了。 “警察說這是騙局,叫我配合到派出所做筆錄,我一下子傻掉了。民警帶著我和幾個圍觀群眾,到電信公司營業(yè)廳求證,證明根本沒這種活動,那伙擺攤的人是騙子。 ”回憶起當天的情況,劉先生至今有些疑惑,“即便后來到了派出所,我還是相信推銷員的話。一直傻等到8月1日,過了整整15天,手機移動賬戶上依然沒有充值款打進來。 ”劉先生這才意識到,自己的確上當受騙了。
普通警情牽出“充值卡騙局”
7月15日當天,民警為何會突然出現(xiàn)在擺攤現(xiàn)場呢?號稱“高回報”的充值卡背后,究竟有著怎樣的秘密?
“店門口有人擺攤太吵了。 ”7月15日,長寧公安分局北新涇派出所接到報警稱,天山路上的一家理發(fā)店門口,有人隨地擺攤,舉廣告牌、高音喇叭叫賣,噪音實在是太吵了。
接到報警后,長寧警方通過視頻巡邏,發(fā)現(xiàn)路邊有三名男子,打著“充200抵500”的牌子,向過往路人兜售一種“特惠專線充值卡”,聲稱是移動北京總部員工,近期推出“感恩回報移動用戶”的回撥平臺業(yè)務。
這伙人究竟是誰?長寧公安分局北新涇派出所承辦民警告訴記者,今年6月,派出所曾接到兩起治安案件的報案,有兩名被害人稱,在轄區(qū)街面上碰到推銷人員,購買了一種買200元返500元話費的充值卡。且推銷人員當場承諾,可以通過公司回撥業(yè)務降低話費,且15天后500元話費將自動充到手機移動賬戶上。
經(jīng)查,這些人根本不是中國移動(微博)公司北京移動總部工作人員,選擇人流量集中的公共區(qū)域以舉廣告牌、大聲宣傳促銷的方式吸引路人,主要促銷手段便是低價優(yōu)惠,吸引大批受利益驅使,有貪小心理的群眾,駐足觀望甚至受騙購買。
電話回撥卡業(yè)務早已被叫停
低至4折的話費是真是假?回撥平臺又是怎么回事呢?
民警當即展開調查,向附近的移動公司業(yè)務部了解后得知,移動公司根本沒有搞過這樣的活動。且營業(yè)廳銷售的充值卡,最多優(yōu)惠幾毛錢,不可能有這么大利潤的反饋。顯然,出現(xiàn)在轄區(qū)內的這個流動促銷攤位肯定有問題?!百I200元充值500元”,只是作案人員的一個幌子,目的是為了能把充值卡銷售出去。
所謂的“回撥平臺”其實是租用閑置的通信線路,私建一個回撥網(wǎng)絡,類似一個IP電話,不是正規(guī)移動運行商所提供的服務。使用者撥打不法分子提供的網(wǎng)絡IP電話,網(wǎng)絡回撥平臺接到信號后立即掛斷,再回撥到使用者的手機上,使用者根據(jù)語音提示輸入想要呼叫的號碼,網(wǎng)絡回撥平臺再呼叫該號碼,并通過軟件實現(xiàn)使用者和對方的互相通話,以此達到節(jié)省話費的目的。通過回撥平臺實現(xiàn)的通話,由于是私人架設的線路,通話質量比較差,系統(tǒng)經(jīng)常處于繁忙狀態(tài)。
這種回撥是利用了網(wǎng)間結算的漏洞而產(chǎn)生的,類似的回撥服務早在2007年8月31日即被工信部叫停,沒有國家經(jīng)營許可的網(wǎng)絡電話都是不合法的,一旦被正規(guī)的通訊運營商發(fā)現(xiàn),就會立即封殺那個IP號碼。消費者之前充入的話費,就完全被不法分子吞掉了。而且,由于回撥系統(tǒng)是不法分子私自搭建的,消費者的充值賬戶權益根本得不到保護,賬戶余額隨時可能會被人篡改。
于是,民警將擺攤的三名男子帶回派出所進一步調查。
騙局“幕后黑手”浮出水面
長寧警方對三名男子進行了審訊,三人都聲稱自己是通過網(wǎng)上招聘,到公司上班的。他們的任務就是賣充值卡,每銷售一張就有60元提成。除此之外,三人對公司情況知之甚少,講不出任何有價值的線索,案件矛頭直指“上海燕鈺通訊科技有限公司”。
“經(jīng)查,該公司的確在工商部門有登記,注冊地位于金山,經(jīng)營范圍是和通信有關的一些服務,法人代表叫任某。 ”警方把調查重點放在了燕鈺公司上,專門冒充移動公司,通過售賣網(wǎng)絡電話回撥充值卡實施詐騙的團伙浮出水面。公司并沒有在注冊地辦公,所有的銷售人員每天晚上都會聚集到天鑰橋路上的一幢大廈內。
7月15日深夜,長寧警方對大廈內的辦公地點進行守候伏擊,并順藤摸瓜掌握了公司的宿舍地點,當晚將包括公司董事長任某在內的另25名犯罪嫌疑人抓獲,并查獲了許多還未銷售的虛假充值卡以及公司的銷售記錄、賬本等等。
“賬本上記錄著公司每個銷售小組所銷售的業(yè)績,以及每名銷售人員的業(yè)績、提成情況。據(jù)統(tǒng)計,在10天里該公司銷售額達到近10萬元。 ”
分工明確 專挑鬧市行騙
據(jù)悉,該犯罪團伙在上海只做了半個多月,專挑鬧市地段行騙,此前也曾在全國跨省級地域,沒有較為固定的地址,員工流動性大,公司從事的業(yè)務卻八九不離十,都是超低價銷售話費充值卡。燕鈺公司組織嚴謹、分工明確,法人代表、董事長任某是主謀,有財務專員,有專人負責招聘,還有五六名帶銷售團隊的區(qū)域經(jīng)理,每個銷售團隊有四五人,負責挑選鬧市地段行騙。
與普通公司按月發(fā)薪水不同的是,該團伙每天和銷售人員結賬。早上,銷售人員從公司登記取出充值卡,晚上,再把未銷售的充值卡和銷售額送回公司,當場領取每份60元的提成。這對許多銷售人員來說,包吃包住和天天結薪可是不小的誘惑。
在警方當場查獲的員工手冊中,涵蓋了普通消費者在購買該卡時可能會提到的各類問題,手冊上都有一一解答。其目的,就是為了讓消費者對“移動公司推出的‘買200返500的充值卡’讓利活動”深信不疑。
截至記者發(fā)稿,被警方抓獲的28名犯罪嫌疑人中,包括上海燕鈺通訊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任燕鈺等9名組織者及主要參與者,已被長寧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查中。
警方提醒
應聘前需查詢企業(yè)資質 勿因急于找工作陷入騙局
“工作不好找,好工作更不容易找。 ”本案中,犯罪團伙中最底層的銷售員,本身也是受害者,在應聘時并不知道從事的是違法勾當。從案情來看,不法分子在招聘人員時,招聘信息通常都比較含糊,而薪水卻開得比較高,誘惑性非常大。
警方提醒求職者,應聘前,應分清自己從事的業(yè)務是否合法。工作的首要目的是謀生,但謀生不能建立在違法的前提下。或者可以通過網(wǎng)絡,搜一下公司的情況,或者到實地周邊打聽下公司的經(jīng)營范圍,從側面了解一下公司的組織結構和人員進出情況。最好先提前上網(wǎng),到工商部門的官方網(wǎng)站上,查詢下企業(yè)的營業(yè)資質。警方希望急于尋找工作的人,不要盲目陷入犯罪的泥潭。
同時,警方也提醒招聘網(wǎng)站,作為專業(yè)的門戶網(wǎng)站,首先要為應聘者提供便利,服務的群體越大,網(wǎng)站越有責任和義務保證發(fā)布信息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審核招聘公司的資質,以及經(jīng)營業(yè)務的合法性。
警方表示,下一步將就各大招聘網(wǎng)站發(fā)布的關于上海燕鈺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的招聘信息進行核實,及時向網(wǎng)站通報案件偵查的情況,希望招聘網(wǎng)站對已經(jīng)發(fā)布的信息進行更改和完善。
記者調查
銷售員:被要求填寫詳細社會關系表
李敏杰是燕鈺公司的銷售員之一,當民警出現(xiàn)在她面前時,才恍然大悟自己原來一直在為騙子打工,無形中做了不法分子的“幫兇”。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燕鈺公司有專人負責招聘,每天的任務就是在本市各大招聘門戶網(wǎng)站上發(fā)布一些招聘信息,然后挑出合適的人選通知面試。公司銷售人員均為外地來滬人員,年齡集中在20歲至30歲之間,多為中專、大專學歷,社會經(jīng)驗不足,缺乏理性判斷,很容易被高薪高福利誘惑。
“員工手冊上說,公司是跟中國移動(微博)合作的,我不相信”,銷售員湯朝陽逐漸發(fā)現(xiàn)充值卡不靠譜。有的銷售員做了幾天便不做了,但依然有很多人留了下來。
銷售員進入公司后,都會被要求填寫一張社會關系名單。 “公司說如果銷售員對公司造成不利情況,可以從這張名單中找到他。 ”銷售員湯朝陽就被要求在表格上填寫自己的所有關系人,包括父母、兄弟姐妹、親戚朋友等。
“當時,公司負責人解釋說,銷售員每天領走充值卡,不需要交押金,為了防止銷售員私自吞卡,公司才要求員工填寫社會關系名單。 ”公司看似合理的解釋,說動了很多銷售員,他們在填寫表格時根本沒有多想。
“可是,當他們發(fā)現(xiàn)充值卡有問題后,很多人想起這張社會關系名單,便猶豫是否要離開公司,他們擔心家人朋友受到騷擾,所以最終有的人選擇了隱忍留下,向公司妥協(xié)。 ”很多應聘者文化程度不是很高,即便他們進公司后,發(fā)現(xiàn)充值卡奇怪,也都被董事長的花言巧語蒙了過去。任總自稱賣充值卡很多年了,這款產(chǎn)品是完全合法的,甚至會給很多人帶來福利,大大降低了話費。
“應聘者缺乏防范意識,對招聘者的話言聽計從,認為招聘者說的每一句都沒有問題,看著無知的應聘者被‘騙進’燕鈺公司工作”,承辦警官說,“其實,這些普通的銷售人員本身也是公司負責人謊話的受騙者。 ”
主犯:招聘網(wǎng)站核實信息“走過場”
調查中,長寧警方發(fā)現(xiàn)燕鈺公司的騙局,波及廣州、深圳、四川等地。近日,本報記者前往看守所,采訪了這位騙局的策劃者――犯罪團伙主犯,燕鈺公司法人、董事長任某。
“我是廣東人,以前是教兒童英語的,孩子出生后,便打算自己闖闖做生意。 ”說起自己的生意經(jīng),任某滔滔不絕,“我是在網(wǎng)上看到回撥卡介紹的,回想起自己曾在上海求學時用過,雖然使用過程麻煩了些,但卻省了很多話費。雖然通話質量有時比較差,但畢竟便宜,總會有點缺陷的。 ”
任某坦言,在決定銷售回撥卡前,自己曾試用過,覺得還是比較劃算的。 “但是,真的推廣起來,我覺得沒有想象的容易,畢竟它試用起來比較麻煩,不是所有人都不嫌麻煩的。公司曾在一些大型招聘網(wǎng)站發(fā)布過招聘信息,這些網(wǎng)站瀏覽量比較大,對于應聘者來說可信度更高些,網(wǎng)站也只是來電初步問了一下情況,都是聽我介紹的,沒有派人實地來核實過。 ”
采訪中,很多銷售員反映,到了公司后,他們才發(fā)現(xiàn)公司根本就沒有做到3600元底薪加提成的承諾。 “公司有兩種結薪方式,一種是按月結算,不論銷售量多少,就拿3600元月薪,還有一種就是試用的幾天內,按120元日薪結算,之后則按業(yè)績提成。 ”
記者為任某算了筆賬,公司房租每月8000元;回撥充值卡的進貨價格,從最初的100元每張,到熟識后降到了50元每張。為了留住銷售人才,任某不惜開出了每張60元的高提成回報。員工每銷售一張充值卡,任某就能獲得凈利潤40到90元,每天的營業(yè)額在六七千元不等,有時高達萬余元。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該團伙在短短10天內,銷售額竟高達10萬元。按照每張卡200元售價計算,至少有500名群眾受騙上當。 “在賬本上,還記錄著每位購買充值卡顧客的手機號碼,我們聯(lián)系了許多被害人,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人都因被騙金額太小,而放棄了報案的念頭。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警方的辦案進度,也有可能會讓不法分子得不到應有的懲罰。 ”警方提醒,生活中形形色色的騙局很多,市民必須時刻記住不能貪圖小便宜,天上不會掉陷餅,如果再遇到類似充值卡騙局,可以撥打移動10086客服電話咨詢或者到正規(guī)營業(yè)廳詢問,千萬不要輕信路邊攤的推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