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我銀行卡磁條壞了,打到這個賬號吧……”對于這樣的騙款短信,相信不少人的手機上時不時都要收到幾條.有業(yè)內人士說,別看這樣低劣的騙術,只要一次群發(fā)的上萬條短信中有幾個人上當,騙子即可獲利數(shù)十萬元.面對輿論的反彈,新一輪的“垃圾短信治理高潮”又開始了,三大運營商日前均陸續(xù)出臺了手機垃圾短信自主屏蔽服務,比如,用戶可以通過黑白名單、關鍵字等手段過濾垃圾短信,同時每個號碼在非節(jié)假日期間每小時不得超過200條,每天總量不得超過1000條,節(jié)假日每小時不超過500條,每天總量不得超過 2000 條.
上有工信部的嚴厲敦促,下有運營商們的“全力以赴”,看上去很是熱鬧.但這些手段能根除垃圾短信嗎?
明眼人都看得出,運營商們新推出的辦法,與幾年前的手段并沒有本質區(qū)別.如果我們往回看,早在王旭東執(zhí)掌信產部時,垃圾短信治理就早已成為部委和運營商要務,李毅中主政工信部后,更加大力度推進,在此期間,幾乎每年運營商都有新的“舉措”、“平臺”或“產品”出臺,但直到現(xiàn)在,垃圾短信仍屢禁不止.
其中原因何在?
關鍵在于,到目前為止,運營商們推出的所有手段,都是致力于“堵”,通過技術手段屏蔽、封鎖、過濾、舉報,諸如此類,卻并未從垃圾短信產生的根源上加以疏導.
需要注意的是,一直以來,垃圾短信都缺乏一個準確定義,普遍而言,廣告短信、詐騙短信,以及黃色、友色內容短信是最主要的三個類別,而其數(shù)量和治理難度則逐項遞減.最后一類短信數(shù)量最少,且易以技術過濾、群眾舉報等方式防治;詐騙短信技術亦可以采取技術過濾;廣告短信則與普通短信難以區(qū)分,技術手段過濾較難.
但也正是廣告短信,成本低廉、快速精準.對于需要信息的人來說,廣告短信同樣是有用信息,所以廣告短信一直呈不斷增加之勢.在地下渠道,尋找合作的短信群發(fā)代理開價已低到2.4分/條,而一位房地產商曾算了一筆賬,他在北京當?shù)氐膱蠹埳洗驈V告,一次需要數(shù)萬乃至10多萬元,而通過廣告短信,只需要1萬元就會有同樣多的用戶打電話來咨詢看房.
有利益驅使,廣告短信如何不興?只要有需求,縱有千般技術手段,廣告短信都自有應對之道.
事實上,現(xiàn)在垃圾短信中,廣告短信已占絕對比例.
但根治廣告短信的多贏之法同樣存在――運營商自已做手機短信廣告經(jīng)營,通過廣告平臺,在用戶指定的時間內,向用戶提供其需要類別的廣告信息,由于成本更低、營銷更精準,廣告主也會自然由地下渠道轉向運營商,廣告短信反能成為又一用戶服務和運營商財源.
一味的封堵,顯然不如加以疏導.問題在于,運營商為何一直視若不見?
“道理很多人都看得到,但這是一個雷區(qū),無人愿意擔責一試.”一位運營商內部的增值業(yè)務負責人私下交流時認為,而垃圾短信問題嚴重,一直備受政府及外部關注,此前,外界對于垃圾短信公司與運營商“勾結”的報道更已令運營商喪膽,如要居中統(tǒng)籌手機廣告,運營商勢必再受外界詬病,因此對運營商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視手機廣告若猛虎,與廣告有關的項目大都紅燈擋駕,更不要說運營商自己經(jīng)營.
而另一原因是,巨量垃圾短信已成“產業(yè)鏈”,其中暗礁眾多.運營商即使有心登高一呼,只要廣告商不能群相響應,此舉即難見成效,如新政在基層因利益勾連而變味,廣告短信之例一開,更可能成為又一疾患.
高壓之下,這已成一個惡性循環(huán):運營商愈回避,廣告短信愈盛,運營商就愈發(fā)謹慎小心.如無外力推動,運營商自行出手的可能已頗為渺茫.
但問題在于,如果連第一步都無法踏出,終點又何時能達?
如果治標不治本,運營商即使再多手段,亦只會重蹈過去軌跡,垃圾短信也將成為“牛皮癬”,無法治愈,反復發(fā)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