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动漫www网站进入_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综合一千收藏_熟妇搡bbbb搡bbbb泰国_以及sihu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您的意見或建議

怎么稱呼您?

您的E-mail

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
通告
新聞資訊 - 正文

個人信息非法交易調查:1萬條報價2800元還“保證質量”

文章來源:南方都市報更新時間:2016-08-26 08:29:42

       剛被南京郵電大學錄取的山東臨沂女孩徐玉玉接到一個171開頭的陌生電話,稱有筆2600元的助學金要發(fā)給她。按照該電話指示,她把業(yè)已準備好的9900元學費匯給對方,之后方知受騙。8月21日,到派出所報案后,她在回家路上突然昏厥,繼而身亡。日前,此事在網上引發(fā)廣泛關注。

  令人唏噓的是,昨天又有噩耗傳來。8月23日凌晨,來自山東臨沭縣的大二學生宋振寧也在遭遇電信詐騙后,心臟驟停,不幸離世。

  南方都市報記者昨日調查發(fā)現,個人信息數據泄露現象頗為嚴重,在互聯網上個人信息被非法交易也呈空前火爆的態(tài)勢。除了助學金信息,姓名、電話、地址、銀行卡號、醫(yī)療信息等都存在公開販賣的現象,根據信息質量高低要價0.1元至5元不等。與此同時,涉世不深的大學生是該問題的主要受害者之一。

  “助學金”騙局

  冒充教育局

  騙取銀行卡密碼

  昨日,南都報道山東臨沂羅莊區(qū)18歲女孩徐玉玉遭電信詐騙,接到171開頭的陌生電話聲稱發(fā)放2600元助學金。按電話指示被騙光9900元大學學費后,徐玉玉到派出所報案,回家途中突然昏厥,兩天后離世。據了解,徐玉玉曾于8月中旬到教育部門申請助學金留下手機號。

  此事引起廣泛關注,臨沂市公安局羅莊分局稱已抽調精干力量組成專案組,目前專案組民警已分赴多地開展調查工作,案件正全力偵破中。

  8月24日,南京郵電大學安排外語學院、校宣傳部、校招生就業(yè)辦公室的3名老師前往山東臨沂,到準大學生徐玉玉家里慰問了她的家人。校方表示,此前學校除了向學生發(fā)放了錄取通知書之外,沒有任何學校工作人員與徐玉玉聯系,通知發(fā)放助學金的事宜。對于學生個人信息等問題,南京郵電大學宣傳部長徐雷表示,“在我們寄給學生的錄取通知書中,入學須知包含了安全教育的內容,包括防詐騙內容。里面還列舉了一些案例。包括防止以老師名義、熟人名義、QQ好友名義詐騙。還有對學生進行安全知識測試的題目,發(fā)到每一位新生手里。”

  事實上,正值開學前夕,很多詐騙分子正有針對性地打著“助學金”的旗號實施騙術。一模一樣的騙局,來自山東省菏澤市的蔡女士今年也遇到過。

  在兒子高考結束半個月后,她接到一個電話稱有一筆獎學金補助,對方還能準確說出孩子的姓名、家庭住址和出生年月。剛開始,蔡女士也心存疑慮,拒接了幾次電話。但在對方鍥而不舍的“忽悠”下,蔡女士漸漸放松警惕,最終將銀行卡卡號和密碼告訴對方,結果卡里的5萬元被轉走了3萬。

  來自四川的王偉(化名)告訴南都記者,自己2013年高考完也經歷過“助學金”詐騙。王偉介紹,當地有補助政策,在高考出分后不久經學校統(tǒng)一發(fā)放表格進行登記,再上交給當地教育部門審核,審核合格即可獲得補助金,而自己也填寫了這樣一份登記表,包括姓名、學校、電話、身份證號、家庭情況等信息。

  在等到教育部門的正式通知之前,王偉卻先收到了一個來自上海的陌生電話。

  王偉回憶,對方自稱國家教育局補助辦工作人員,“第一句話就說出了我的姓名和身份證號,說有8000元補助,找我要銀行卡號?!庇捎谥按_實登記過助學信息,而且對方還知道自己的身份證號碼,王偉當時也并未多疑。

  但小心起見,王偉還是給了對方一張沒有錢的銀行卡,對方卻堅持一定要錢最多的銀行卡,王偉便起了疑心,隨后向班主任打電話核實,了解到發(fā)放金額和發(fā)放部門均不符,才免于受騙。

  南都記者搜索“助學金詐騙”,類似案例也多有報道。今年1月,警方曾抓獲一伙詐騙犯,專門冒充教育局等單位工作人員,以“發(fā)放助學金”為名針對貧困大學生實施電信詐騙,涉案金額更高達500余萬元。據悉,不法分子往往偽裝身份,以發(fā)放助學金、查詢核對等名義進行詐騙,還能清楚地說明個人身份信息,以此獲得受害者信任,不少學生和家長因此上當受騙。

  個人信息

  1萬條數據

  報價2800元還“保證質量”

  昨日,南都記者在QQ上以“學生數據”為關鍵詞進行搜索,聯系上一位客服,其報價1萬條數據2800元,并稱“服務器提取一手數據,保證質量長期合作”。該客服稱,數據包含學生信息、電話、家長信息、家庭地址等,“數據源于指定學校的數據庫,而不是從網站上抓取的數據,保證質量沒問題。”

  南都記者進一步提出針對性的家庭條件的要求,對方則表示精選的價格貴,1萬條3800元,“有的代理客戶都是拿幾萬條?!?

  另一名信息銷售商則表示,信息不能單條購買,需要打包出售,380元一包,每包500條。若要限定學校、年級、專業(yè)等信息,則需加價至700元一包。

  南都記者試問某985高校畢業(yè)生信息,對方表示學生姓名、學號、電話、獎助學金等檔案信息均可包含在內。

  除了助學金信息之外,如網購消費記錄、新生兒信息、信用卡等多種重要個人信息也被明目張膽地放在網上公開銷售。

  以網購消費記錄泄露為例。8月18日,昆明市民吳雙休的妻子接到一個以“189”開頭,歸屬地為江蘇無錫的電話。對方自稱是某電商平臺客服,詢問其是否在7月19日購買了紙尿布。該“客服”表示這批產品存在熒光劑質量超標的問題,會引起寶寶不適,引導吳太太按要求填寫銀行賬號、驗證碼和密碼,結果,卡里的錢被盜走了8萬多元。

  在21CN聚投訴平臺上,從去年8月開始,截至2016年7月26日,這家電商平臺被指信息泄露致使多名用戶受騙的投訴達51起,投訴人損失金額上千元至56萬元。

  據南都記者了解,假客服詐騙的方式大同小異,行騙時編造的理由,除了以產品有質量問題可退款外,還包括訂單延遲交易,支付不成功,或誤歸為批發(fā)商,升級為白金客戶會被扣錢等。

  南都記者查詢中國判決文書網發(fā)現,因涉嫌泄露公民個人信息而被判刑的案例并不少見。被泄露的個人信息范圍廣泛,涉及網購記錄、車主、業(yè)主、樓主、酒店住宿信息、12306注冊信息、個人簡歷信息以及網絡注冊賬號、密碼等。

  來自山東的胡某某在日照市嵐山區(qū)萬德福百貨大樓三樓經營“某兒童攝影”,自2014年6月份開始,他從日照市嵐山區(qū)人民醫(yī)院的內部人士那里,以每條5元的價格購買200余條新生兒信息,用來為照相館招攬顧客。

  無獨有偶,上海一公司承接了興業(yè)銀行與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航”)聯名信用卡的營銷推廣業(yè)務。為提升營銷業(yè)績,2012年12月15日,該公司的總經理喬某某指令員工與“東航”營銷部員工張某等人碰頭,以人民幣20萬元的價格購買了張某等人私自下載的“東航”的“東方萬里行”會員信息600余萬條。隨后,部分信息被用于聯名信用卡的電話營銷活動。

  記者調查

  賣家自稱

  數據后臺拿“絕對真實”

  8月23日,上述電商平臺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該平臺重視用戶信息安全,有著嚴格的加密與保密措施,絕不會泄露任何與用戶相關的信息。

  對于這樣的解釋,吳雙休表示存疑。因為他曾在一個名為“各類數據群”的QQ群里找到了專門出售該電商平臺用戶信息的賣家。賣家告訴他,數據是從該電商平臺的后臺收購而來,信息絕對真實。

  南都記者嘗試加入了“各種數據群”,目前該群成員接近200人,有人出售數據,有人回收數據,還有普通的買家。

  大多時候,群里都比較安靜,除了幾個活躍的成員偶爾發(fā)送信息買賣的廣告,如“大量回收當天隔天的網購快遞數據”、“誠信出售每天更新一手各類網購數據”等,供求雙方的具體數據交易,則一般以私聊為主。

  南都記者發(fā)現,賣家不僅可提供當天各大網購平臺的數據,還可以提供機票、快遞、身份證詳細信息、醫(yī)院糖尿病患者、郵箱、銀行、車主、保健等。據南都記者了解,所出售的數據也有詳略之分。

  以網購信息為例,可詳細至客戶姓名、電話、地址、購買時間、產品名稱、價格、買家信譽、買家ID、商品鏈接等。數據有按200元或500元1萬條批發(fā)的,也有按單個3元或5元計價的,量大從優(yōu),款到發(fā)貨。買家還可根據需求,購買任意時段的用戶信息,最新的數據可更新到當天。

  一位名為“鑫鑫&工作室”的賣家告訴南都記者,自家數據是從后臺拿的,“絕對真實,一般晚上拿,明天賣?!?

  另一位名為“網絡營銷數據專家”的賣家則不愿透露來源,表示有固定可靠的渠道,為了證明貨源真實,他還發(fā)來十幾條交易截圖,稱“很多客戶長期從我這里拿貨”。據這位賣家介紹,向他買資源的多達千人,而提供資源的也有近兩百人。

  一個ID名為“一如既往”的賣家則表示可出售新生兒數據,內容包括父母姓名、身份證號碼、手機聯系方式、居住地址,還有新生兒的出生時間、體重及出生醫(yī)院等。這位賣家告訴記者,數據來自于醫(yī)院內部,保證真實。

  此外,昨日南都記者以關鍵詞“數據”搜索QQ群,出現淘寶數據、車主數據、股票數據等名目眾多的數據群,南都記者進入一個名為“電話銷售數據保健品”的QQ群,群名片介紹稱“最新一手二手純內部特供數據”,群主在群內上傳了幾份數據,包含姓名、電話、家庭住址、購買記錄等,共200多條。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同類型的QQ群眾多,一個群的人數大多不超過200人,顯得比較分散,但實際上頭像、簡介、群主或管理員一致的QQ群往往多達10個以上。并且,南都記者發(fā)現介紹顯示頭像、聯系人等不同的兩個QQ群組,經過“轉聯系”某QQ,最后都指向了同一個客服人員,該客服還自稱“職業(yè)做這個的,很專業(yè)”。一家兼具多種類型的數據售賣者,甚至包攬QQ、微信、支付寶、淘寶數據等。

  專家解析

  “黑產業(yè)鏈”源頭

  在于技術或流程漏洞

  從黑客盜取數據到專門的“信息販子”,再到利用被盜信息變現的團隊,一條黑色產業(yè)鏈顯現,資深白帽黑客、眾安天下負責人楊蔚告訴南都記者,“黑產”一直存在,“有人愿意花錢買信息,就會有人做相應‘黑客’?!?

  楊蔚介紹,在這條產業(yè)鏈上,“黑客”在最上游,專門負責盜取信息,賣給“中間人”信息收購者,收購者將得到的信息分類販賣,期間或有多重倒賣,最終,特定信息精確地落入最下游的團隊,被用作“變現”。

  “這條鏈上,越往下產業(yè)越大,獲利也越多?!睏钗到榻B,最上游的“黑客”可能就一人或數人,最下游分工明確的“變現團隊”可達數百人甚至更多,其中,“黑客”大多以幾千幾萬的價格賣出所盜數據,到信息販賣者這里,可將信息以十倍以上價格倒賣出,而最下游的團隊,其“變現手段”游走在法律邊緣,甚至越過紅線,盈利更多。

  楊蔚認為,從徐玉玉案件目前披露的情況來看,考生的相關信息應該存儲在相關監(jiān)管部門的系統(tǒng)當中,但是在什么環(huán)節(jié)出現了泄露情況。

  楊蔚向南都記者介紹,大體來說,泄露的可能性有兩種:一是技術方面,相關系統(tǒng)有漏洞,“黑客”非法攻擊獲得了相關隱私信息,最終被惡意利用完成了整個詐騙流程;二是在準大學生申請助學金信息提交上報的流程中存在泄露,“其中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可能涉及人員私自賣掉或不經意泄露出去,這種可能性是很大的。但是,需要通過對相關信息源頭做調查才能給出最終的結果。”

  除了上述安全問題外,還存在第三方的問題?!艾F在很多購物、醫(yī)療方面的公司,數據安全交給第三方服務廠商或研發(fā)人員,這些人也能接觸到用戶數據。”楊蔚介紹,比如消費者在電商購買商品時,會收到短信確認,短信運營商就是第三方,一旦其系統(tǒng)被“黑”,用戶信息也就泄露了。

  據南都記者了解,去年一家知名電商平臺曾爆發(fā)大范圍用戶信息泄露事件,后經證實,系3名內部員工所為。

  2014年底,鐵路系統(tǒng)官方網上購票平臺12306“13萬用戶信息泄露”事件的調查結果顯示,系兩名犯罪嫌疑人通過收集其他網站泄露出的用戶名和密碼,以此嘗試登錄12306,非法獲取用戶的其他信息,并牟取利益。

  “如果系統(tǒng)存在嚴重漏洞,黑客是可以拿到相應的數據庫權限的?!睏钗嫡f,儲存于互聯網上的個人信息如“關在密室”,一旦有人掌握“鑰匙”就麻煩了。有的內部人員安全意識薄弱,用戶名和密碼極其簡單,而“黑客”攻克后,相當于有了“鑰匙”。

  楊蔚介紹說,除了涉及金融等一些特殊領域,政府有關主管部門的系統(tǒng)由于安全級別相對偏低,而這些系統(tǒng)卻承載著核心的用戶數據,在安全上沒有配備對應的資源。

  防范建議

  “400”、“170”

  電話詐騙可能性高

  “老百姓每個人都成為防范電信詐騙的專家是不可能的,對于詐騙的治理,關鍵要看運營商和銀行兩方面,必須要從源頭治理、解決,他們要負起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和法律責任。”陳偉才對南都記者說。

  陳偉才建議,陌生電話一般不要接,接了也要保持警惕,涉及到資金轉移的電話千萬不要照做,尤其不要接400開頭的電話,“400開頭的號碼作為企業(yè)號,是提供給老百姓打過去咨詢的,是不會打出來的,打出來的都是騷擾的”;此外,陌生的170開頭的號碼也不要接,“170開頭的詐騙號碼比例最高,170開頭的推銷、廣告、騷擾電話比例也是比較高的?!?

  陳偉才稱,凡是電信詐騙電話,最終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是要求轉賬,“要求轉賬的時候就要明白這是詐騙,千萬要守住自己的銀行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