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促銷打折、買賣黑車、代開發(fā)票、代辦假證、高息貸款……大多手機用戶都曾受到過類似垃圾短信的騷擾。那么,這些垃圾短信從何而來?手機用戶的號碼是誰泄露出去的?通信公司能不能采取措施進行防范?記者近日就此進行了調查。
反映:垃圾短信影響生活
市民周先生喜歡用手機與朋友收發(fā)信息,一聽到手機信息“滴滴滴”的提示音,他就會掏出手機來看看,是不是哪個朋友發(fā)來信息了,“但很多時候卻不是”。周先生收到的信息有的是商場的節(jié)日促銷廣告,有的是發(fā)放高利貸甚至是買賣槍支的,有的是辦假證或出售二手車的……內容五花八門。時間一長,周先生開始覺得厭煩:“那些信息對我來說,全是無用的垃圾信息。”
“垃圾信息已影響到我手機短信的正常使用。”周先生說,手機信息提示音響了,想不理它吧,又怕是朋友發(fā)來的;看一下吧,更多的時候又不是。“更讓人上火的是,這種短信多了,有時將一些有用信息淹沒了,急切之間想找也找不到?!?/P>
與周先生相比,市民汪先生對不期而至的手機垃圾信息,更是煩惱。
汪先生說,因工作需要,他經常上夜班。一般情況下,他第二天白天在家休息。有時候,他睡得正香,手機信息的提示鈴聲突然響了,將他從夢中驚醒。取過手機一看,原來是某商家發(fā)送的廣告信息。經過這樣一折騰,本來就輕度失眠的汪先生,就無法安穩(wěn)入睡了。
汪先生說,這種情況還算好的。有時下夜班后回家,剛剛迷迷糊糊地合上眼,就接連聽到“叮叮咚咚”的手機信息鈴聲,全是貸款、刷卡、辦證之類的垃圾廣告?!坝袝r著急了,真想把手機摔了;想關機吧,又怕單位和朋友有事找不到我,真無奈?!?/P>
采訪中,幾乎所有手機用戶都說,他們經常收到一些沒用的垃圾信息,想拒絕又拒絕不了,每天都要花一定時間來刪除這些東西。他們認為,手機垃圾信息的泛濫和騷擾,已經影響到正常生活和工作。
質疑:商家咋知道我手機號
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手機用戶經常收到的垃圾短信的發(fā)送代碼,大多以“106”開頭,再有就是陌生的手機號碼。比如,最近一些手機用戶就收到了這樣的信息:短信代碼為“106596095566”發(fā)送的中國銀行服務信息;短信代碼為“13386406925”發(fā)送的鵬欣麗晶溫泉會所的廣告。前一個短信就是“106”開頭的,第二個短信是用手機號碼直接發(fā)送的。
據了解,2007年底,國內短信SP(注:這里指借助移動網絡發(fā)送手機商業(yè)短信獲利的企業(yè)或個人)新代碼正式啟用“106”開頭的號碼,各SP在中國移動、聯(lián)通、電信、網通的SP代碼實行“四網合一”。因此,無論商家借助SP通過哪家通信公司的短信平臺發(fā)送出來的商業(yè)廣告短信,都是以“106”開頭的號碼。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商家借助SP,直接通過固定的手機號碼,發(fā)送商業(yè)廣告信息。
但是,商家無論通過什么形式發(fā)送手機用戶短信,都會讓人產生一個疑問:沒有預訂,商家怎么會將商業(yè)廣告信息,準確無誤地發(fā)送到自己的手機上?采訪中,不少手機用戶都提出了這樣的質疑:是誰將自己的手機號碼提供給了商家?
市民張先生說,一般情況下,手機號碼雖然是公開信息,但也只有認識或熟悉的人才有自己的手機號碼,因此,公開的范圍非常有限。作為手機用戶,他既沒有在某個商場留下手機號碼,也沒有在某個銀行開過賬戶,它們又是怎樣知道自己的號碼的呢?
市區(qū)某商家一位負責人說,他們一般先將廣告內容提供給手機短信SP,SP再根據商家的要求,確定短信的發(fā)送對象和數(shù)量?!爸劣谒麄冊鯓荧@得手機號碼的,這是人家的商業(yè)秘密,我們無從知道也不需要知道?!?/P>
暗訪:花錢買來手機號碼
根據一條“代商家發(fā)送手機信息廣告”的手機短信,記者與一家短信SP取得聯(lián)系。
一位自稱趙經理的女子說,她做這個生意已經好多年了,因為手機短信廣告具有閱讀強制性的特點,廣告效果不錯,而且價格低廉?!叭绻惆l(fā)一萬條廣告短信,只要花500元錢?!?/P>
趙經理說,發(fā)送廣告短信有兩種途徑,一是通過通信公司短信終端平臺發(fā)送,就是“106”開頭的那種廣告;二是通過電腦軟件操作,以手機號碼的形式進行“點對點”的發(fā)送。如果是純粹的商業(yè)廣告,可以選擇前者;如果有其他內容(指辦假證等非法廣告)的話,選擇后者方便一些,因為“106”開頭的短信容易被通信公司攔截或屏蔽。
記者問,想通過電腦軟件自己操作發(fā)送廣告短信,是否可以提供相應的程序軟件?趙經理答應了。
隨后,趙經理將程序軟件傳送給記者。趙經理說,這個程序軟件和她們的一個專用手機號碼捆綁在一起,可以試用一下,看看效果如何。
在趙經理的指點下,記者通過該程序軟件,成功地給三個朋友發(fā)送了同一條短信,短信顯示的手機號碼是134820XXXXX。趙經理說,這個程序軟件最多可以同時發(fā)送一萬多條手機短信,十分鐘內發(fā)送完畢。但使用該程序,需要用戶交納一定費用。
趙經理通過QQ聊天告訴記者,如果購買了她的短信發(fā)送程序軟件,她還可以提供廣告目標客戶的手機號碼,“想要哪里的都行,全國各地都有”。
她說,這些手機號碼,是她通過通信公司托內部熟人弄出來的?!板X當然是要給一些的了,現(xiàn)在還有誰給人家白干事?……實際上也可以說,是我們花錢買來的吧?!?/P>
通信商:不能做到事先預防
就手機用戶反映垃圾短信太多的問題,記者分別向泰州移動、聯(lián)通、電信等通信公司了解有關情況。上述通信公司的客服人員都認為,SP發(fā)送手機短信時,選擇的是一個號碼段,然后隨機成群發(fā)送。通信公司不可能將手機用戶的號碼提供給他們,內部員工更不可能泄露用戶的個人信息等秘密。
據報道,2008年和2009年中央電視臺“3?15”晚會,兩次對手機垃圾短信進行了曝光。垃圾短信發(fā)送者(即所謂SP)不僅有全國2億多用戶的姓名、手機號,而且還進一步掌握了手機用戶的職業(yè)、住址、收入甚至消費取向等等,分類劃分定向發(fā)送。SP得意地稱之為“指哪打哪”,其猖獗程度遠遠出乎人們的意料。央視記者暗訪發(fā)現(xiàn),一些通信公司是發(fā)送垃圾短信和泄露個人信息的源頭。除了部分通信公司直接發(fā)送垃圾短信外,部分SP也從通信公司那里獲得很多用戶信息,并濫發(fā)垃圾短信。
據了解,針對垃圾信息的泛濫,移動、聯(lián)通、電信等通信公司,也采取了一些技術手段進行整治。移動公司推出“信息管家”服務,免費下載該軟件至用戶手機,自動對黃色、暴力等信息進行攔截。如果用戶收到自己不感興趣的“106”開頭的商業(yè)短信,只要將該短信代碼放入軟件黑名單中,就可以屏蔽該代碼。同時,手機用戶也可以向“10086”舉報,申請人工屏蔽。聯(lián)通手機用戶編輯“屏蔽業(yè)務”字樣發(fā)送至“10655132”,可以屏蔽“106”開頭的短信廣告。電信手機用戶編輯五個“0”,發(fā)送至“106”開頭的廣告短信代碼,即可屏蔽該短信廣告。
采訪中,記者發(fā)現(xiàn),通信公司的這些技術措施,只是針對“106”開頭商業(yè)廣告的群發(fā)短信,而且只能收到短信后進行技術屏蔽,不可能事先預防。通信公司對SP通過電腦軟件操作的手機“點對點”發(fā)送商業(yè)廣告的治理,目前還無能為力。
律師:垃圾短信涉嫌侵權
江蘇勝泰律師事務所律師陳學志認為,發(fā)送垃圾短信涉嫌侵犯手機用戶的多項權利。
首先,涉嫌侵犯消費選擇權和知情權。在手機用戶沒有訂制、申請某種短信服務的情況下,短信服務商擅自提供有關信息服務,相當于商業(yè)上的“強買強賣”行為,侵犯了用戶的消費選擇權和事先知情權。
其次,涉嫌侵犯他人的休息權。垃圾短信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騷擾他人,影響他人生活的安寧。盡管這種行為一般不會造成財產或人身損害,但它造成了受害人的精神損害,符合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
再次,涉嫌侵犯隱私權。個人手機號碼、家庭住址等信息都屬于個人隱私,在未經本人許可的情況下,擅自泄露出去,是違法行為。
第四,涉嫌侵犯他人消費自由權。未經當事人同意,擅自向他人發(fā)送垃圾短信的行為,屬于《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上規(guī)定的“強迫接受服務”行為。
相關內容
國內四類垃圾短信
第一類:詐騙短信,如虛假銀聯(lián)卡信息詐騙短信、虛假招工信息詐騙短信、虛假貸款信息詐騙等;
第二類:提供非法產品或服務的廣告,例如代開發(fā)票、辦假證、倒賣走私汽車等;
第三類:諸如點歌、留言、彩鈴、成人故事等SP短信;
第四類:部分企業(yè)的商務廣告,包括商場促銷、機票預定、樓盤銷售等。
垃圾短信在國外
■英國
面對日益嚴峻的垃圾短信現(xiàn)象,英國政府在2003年專門立法,將兜售產品的垃圾信息視為一種犯罪行為。按照這些法規(guī),商業(yè)公司在使用個人信息如電子郵件地址和手機號碼之前,必須得到允許。一旦違規(guī),散播者在地方法庭最高可能被罰款5000英鎊;在有陪審團出席的法庭,罰款額度將沒有限制。此外,英國還設立了一些機構,如電話信息服務標準監(jiān)察委員會、最高通話費管委會等,專門對利用手機信息進行非法活動的公司和個人進行監(jiān)控。
■美國
在美國,座機和手機都可以在聯(lián)邦貿易委員會的“拒聽推銷電話登記處”注冊。如果你的名字列在NON-CALL-LIST(拒聽名單)上,還有人打你的手機進行推銷活動,聯(lián)邦貿易委員會將會視其為違法行為,處以幾百至1萬美元的罰款。美國立法比較嚴格。聯(lián)邦電信委員會制定法規(guī),要求短信發(fā)送人必須事前取得收信人的同意,才能發(fā)出商業(yè)或其他宣傳的短信;如果違反,將被告上法庭,面臨處罰。
■德國
德國手機號碼實行入網登記實名制。買手機時,用戶必須出示身份證,其身份證號碼、住址等信息將被輸入電信運營商的數(shù)據庫。同時,新客戶將簽訂一份合同,合同中明令禁止發(fā)送垃圾短信。為了有效地管理短信服務,德國國會在2003年通過了“聯(lián)邦反垃圾郵件法案”,規(guī)定向用戶推銷商品和服務的手機短信均要征得用戶的書面同意,從21時至次日8時發(fā)送的廣告需要再次征得用戶同意。如果發(fā)送色情等非正常信息,均被視為違法行為,將被追究刑事責任。濫發(fā)垃圾短信者,最高可處以5萬歐元的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