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感謝您的反饋!
窗口將于5秒鐘后關閉有家長很納悶,為何前不久剛給孩子買了一些童書,就接到了一些早教培訓機構的營銷電話了;有人還被調包送了假快遞包裹,騙子以子女訂的貨物為名欺騙家中老人付款收貨。如此這類信息隱私的泄露給生活造成了諸多的困擾,于是大家最先想到的是快遞公司泄露了自己的信息,因為快遞公司掌控著信息流轉的全過程。接著快遞公司會收到不斷的質問和投訴:“為什么你們要泄露我們的信息?”
那么,快遞公司有時也會很無奈,即使能保證公司內部員工不泄露信息,但無法保障運送過程中不被別人偷看和竊取?,F有的信息呈現與存儲的方式使得泄漏個人信息存在著諸多的漏洞,面對各種無休無止的投訴和吐槽,快遞公司知道憑借自己之力無法解決整個行業(yè)信任問題。為此,專家們呼吁國家相關部門出臺相關政策,建立誠信檔案與信任機制,如實行快遞實名制。可是實際上,推銷和詐騙仍然還在繼續(xù),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信息泄露的問題。
因此,現有的這種快遞信息傳遞方式不利于真正解決目前紛紛擾擾的信息安全問題。2015年國務院發(fā)布了《關于促進快遞業(yè)發(fā)展的若干意見》提出了改進行業(yè)發(fā)展的一些意見:支持快遞企業(yè)加快推廣應用現代信息技術,不斷創(chuàng)新商業(yè)模式、服務形式和管理方式;依靠科技手段創(chuàng)新管理方式、提升監(jiān)管能力,保障寄遞渠道安全。這些新技術手段通過改變信息錄入與存儲的方式,來達到保密的效果。例如:包裹上的快遞單據以二維碼形式代替?zhèn)鹘y(tǒng)的文字信息。
以二維碼形式代替?zhèn)鹘y(tǒng)的文字信息形式的確不失為一種可以嘗試的辦法。用戶信息以二維碼的形式進行儲存和傳遞,個人隱私信息只在快遞公司內部系統(tǒng)里顯示,從根本上杜絕了第三方竊取信息的可能性。
據悉,一些信息服務公司從《關于促進快遞業(yè)發(fā)展的若干意見》中獲得了先機,正有計劃推出二維碼信息技術。例如北京來米米信息服務公司,他們的信息技術顯得十分貼近市場:寄件人只需要通過APP填寫郵寄信息(或打快遞公司電話),快遞公司信息系統(tǒng)收到APP的郵寄信息后生成二維碼,將取件信息發(fā)送給最近的快遞員手持終端。快遞集中后,由機器進行自動分揀,分揀至最后一站時,將快件派送給負責該區(qū)域的快遞員,快遞員用手持終端掃二維碼獲得地址再派件。貨物送到后,用戶APP對照二維碼進行掃描簽收,服務器關閉終端的相關功能,快遞員也讀不了該二維碼信息。這樣可以很好的保護個人隱私。
也就是說,快遞員在收到寄件人信息后,不再是將收件人信息“赤裸裸”地張貼于包裹上面,而是全程通過二維碼標簽顯示于包裹上,這樣就保證了收件人信息只存在與快遞企業(yè)系統(tǒng)之中,同時寄件人不用重復填寫寄送同一個地址的收件信息了,快遞公司也免去了大量的信息泄露投訴和信息缺漏追討的麻煩,這對于用戶和快遞公司來說又何嘗不是一件雙贏的事情呢。